IT技術四個基本特征可能會創造重要機遇
3月22日,主題為“IT重塑經濟結構”的2015年中國IT領袖峰會在深圳召開,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出席開幕式并發表講話。工信部科技司司長陳因,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,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彭紅兵出席開幕式。
懷進鵬表示,“IT重塑經濟結構”代表著一種趨勢,一種發展,更是一種智慧的挑戰。更重要的是為了社會進步發展、為了產業進步、為了中國富強和實現中國夢。在當前IT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發展中,有四個基本的特征可能會創造重要的機遇。
懷進鵬指出,第一個特征是從過去以計算機互聯為代表,到現在開始走向萬物互聯。這為市場空間、結構轉型帶來了新的變化,創造了無限的空間和想象力。
第二個特征是互聯網的整體發展,特別是互聯網+將會帶動聯動性、集群技術發展。從傳感器到計算存儲、顯示應用,整個信息流鏈條將會形成一種新的整合,不僅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,更有技術的聯動發展,這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。
第三個特征是大數據加速從量變到質變的規律。大數據提供了一個宏觀的、綜合的視圖,使得我們不僅能夠把握未來發展規律,更能認識到規律的轉折點,這也許是重塑經濟結構也是IT本身發展重要的支撐點。
第四個特征是兩化融合促進互聯的全時代。工業互聯網、萬物互聯,實際上帶來一種新的方式,也是由于萬物互聯、集成電路軟件以及大數據、云計算的發展,使得商業模式從過去以局部計算、企業計算開始走向云計算下的大數據處理,而這帶來的重要機會是可能會從B2C更多走向C2B。新的生產模式、新的流通模式也許會借助這樣一個平臺發生新的變化。這些特點也為IT重塑經濟結構和IT自身發展創造無限空間。
懷進鵬表示,去年中國IT領域取得了很好的進展。規模以上企業超過5萬家,有一批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龍頭企業,創造的收入總規模達到14萬億元,同比增長13%,其中電子信息制造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萬億元。
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,IT業界面臨著新挑戰、新機遇、新使命。據記者了解,本屆峰會以“IT重塑經濟結構”為主題,設置了“未來,下一個風口在哪”和“IT全球化與一帶一路”兩個高端對話環節,“網絡安全與法治”,“新平臺、新產業、新經濟”,“工業4.0與互聯網”,“互聯網與夢想、眾籌與創客”四個主題論壇。峰會期間,深圳作為主辦城市發布了《深圳IT產業發展報告》,數字中國也代表峰會組委會發布了《中國IT產業發展年度報告》。來自國內外知名IT企業、金融機構。專家學者以及深圳市政府有關部門的共計1000多位代表參加了此次峰會。